当前位置:主页 > 活动跟踪 > 正文

从战争前线到田间地头 海口一位老村长的“远去”

时间:2019-11-19 04:08 | 来源:网络整理 | 编辑:成人网页游戏

小编导读:“现在每当我想起老爸,就会想起他生前常常教育我们,做人一定要诚实。老爸常说,人不一定要风风光光,但是一定要清清白白。他这一辈子始终在为别人付出,自己却从不计较什么回报。”5月29日,回忆起父亲的谆谆教

  “现在每当我想起老爸,就会想起他生前常常教育我们,做人一定要诚实。老爸常说,人不一定要风风光光,但是一定要清清白白。他这一辈子始终在为别人付出,自己却从不计较什么回报。”5月29日,回忆起父亲的谆谆教诲,曾纪兴的眼中泛起了泪光。

  退伍返乡 带领村民挖渠开地

  家住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崇德村的曾传琼出生于1928年,革命时期他曾在后勤部队为战士们做饭送饭,后来加入前方部队参加战斗。战争结束后他回家当了21年村长,退休后也坚持干农活。今年年初,一辈子在自己位置上兢兢业业奉献的曾传琼走完了他的一生。

  上世纪70年代,水稻收成不好,村里缺少粮食,村民们的温饱成了问题。时任崇德大队老山村村长的曾传琼带领村民种地瓜,收获地瓜后放在一起再平均分给农户,老山村平稳地挺过了缺少粮食的时期。“不管是吃地瓜也好,别的什么也好,饿肚子是不行的。没有主粮我们就种杂粮,一样能填饱肚子。”当时父亲的这句话给曾纪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  村中曾经有一块田,因为距离水源较远,一直无法得到利用。为了将田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,曾传琼带领村民们一起在农闲时挖水渠,经过三个月左右的陆续作业,这块田地终于有了水源。直到现在,这块田地一直种植着水稻,产出着粮食。那时候因为有着曾传琼这样一位村长,不管是主粮还是杂粮,老山村的粮食产量在周围的村庄中都是领先的。

  度过了吃不饱的时期,曾传琼想要进一步振兴村里的经济。深思熟虑后,他号召村民们一起种植香茅,用竹子编制舀水工具卖出去,村里的经济情况得到了改善。

  一心为公 关爱村民默默付出

  作为村长的曾传琼,不仅带领村民集体把日子越过越好,对村民的个人生活也十分关注。1962年农历大年三十,村中一名妇女难产。情况十分危急,曾传琼立即组织村民,一同将妇女抬往红旗镇医院,最终妇女顺利的产子。1977年,村子里的一名孤寡老人去世了,在没有儿女能为他送终的情况下,曾传琼和村民一起连夜砍树、锯木头,手工为老人赶制了一副棺木。村中一名性格有些暴躁的村民,经常因生活矛盾打自己的妻子和孩子,听到争吵声的曾传琼总是及时赶到,拦住村民并开导他。久而久之,这位村民有什么烦恼都会来找曾传琼商量,直到二人都成为了老人也还是如此“。就算我99岁了,遇到问题也还是想问问100岁的人。”对于这种信赖关系,这位村民是这么形容的。

  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的曾传琼,照顾好了村民,却有时疏忽了对家庭的关怀。由于夫妻二人工作都很忙,曾传琼的6个儿女只能大的照顾小的、自己照顾自己。大姐因为要照顾弟弟妹妹,错失了上学的机会。当有孩子生病发烧时,一心为公的曾传琼也会因为手头有重要工作,选择将发烧的孩子放在了工作之后。

  “长大后逐渐意识到,我父亲是一个胸怀很宽广的人,也是一个很乐观的人。”曾纪兴说:“不管贫富与否,他始终保持着朴实勤劳、爱党敬业的心态。他的这种心态也影响了我们这些儿女,让我们能够积极地去面对未来。”

  曾传琼在长年累月的默默付出中赢得了村民们的尊敬和爱戴,在村长选举中获得村民们的高票,,成为了老山村在任时间最久的村长。

  说起父亲的这些经历,曾纪兴告诉记者,“我老爸一直坚持参加农作劳动,直到80多岁身体不太灵活时才闲下来。不再劳动后,他常常坐在树下乘凉,向旁人说他年轻时的故事。现在他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知悉,九泉之下他如有知也会感到欣慰。”

[来源:海口日报] [作者:陈歆卓] [责任编辑:陈家煜]

稿件由海口市台办提供

Tag关键词: 战争  前线